伤情鉴定谁来鉴定
伤情鉴定一般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或公安机关指定的鉴定部门来进行。
伤情鉴定是司法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于案件的定性、量刑以及民事等方面都有着关键的作用。在我国,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伤情鉴定的实施主体。
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通常会根据案件情况,委托其内部的法医部门或指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这些机构和人员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鉴定技能,能够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对伤者的伤情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估。
在一些涉及民事赔偿的案件中,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委托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这样的鉴定结果在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也有权根据需要,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伤情进行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这是为了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因鉴定不当而导致司法不公。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鉴定机构和人员在进行伤情鉴定时,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鉴定标准。他们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对伤者的伤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分析,以得出准确可靠的鉴定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伤情鉴定在司法程序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二十条
对人身伤情进行鉴定,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鉴定机构二名以上鉴定人负责实施。
伤情鉴定比较疑难,对鉴定意见可能发生争议或者鉴定委托主体有明确要求的,伤情鉴定应当由三名以上主检法医师或者四级以上法医官负责实施。
需要聘请其他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鉴定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鉴定聘请书》,送达被聘请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