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买交强险撞了人,保险能赔多少钱?这些细节你必须知道!
原创文章内容
开车上路,交强险是每位车主必买的“基础保障”,但若只买了交强险,撞人后能赔多少钱?这个问题让许多车主既忐忑又困惑,我们从法律和保险角度拆解赔付逻辑,帮你理清责任与风险。
交强险的赔付逻辑:有责与无责的区别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交强险的赔付分为“有责”和“无责”两种情况:
- 有责情况下:最高赔付总额为20万元(含死亡伤残18万、医疗费用1.8万、财产损失0.2万)。
- 无责情况下:最高赔付总额为99万元(死亡伤残1.8万、医疗费用1800元、财产损失100元)。
但需注意!这是“分项限额”,并非“打包赔付”,若伤者医疗费花了5万元,即使车主全责,交强险最多只能报销8万元,剩余部分需车主自行承担。
撞人后,哪些费用可能超出交强险?
- 伤残/死亡赔偿金:若伤者构成伤残或死亡,赔偿金动辄几十万元,远超交强险的18万限额。
- 高额医疗费:重症监护、手术费、进口药品等常突破1.8万上限。
- 误工费与护理费:若伤者收入较高或需长期护理,费用可能累积至数十万元。
案例:张先生驾车撞伤一位月薪2万元的白领,对方误工半年,仅误工费就需12万元,远超交强险的赔付能力,差额需张先生自掏腰包。
超出交强险部分,车主需承担什么责任?
若事故责任明确(如车主全责),超出交强险的赔偿需车主个人承担,法院判决时,会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要求车主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全部合理损失,若无力支付,可能面临财产查封、工资扣划等强制执行措施。
建议参考
- 优先补充商业三者险:建议至少购买200万保额,年保费仅千元左右,可覆盖多数事故风险。
- 保留事故证据:现场拍照、报警记录、医疗单据务必留存,避免理赔纠纷。
- 协商与调解:若赔偿金额较大,可尝试与伤者协商分期付款,或通过交警部门调解降低压力。
相关法条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3条:明确交强险责任限额及分项标准。
- 《民法典》第1179条:规定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界定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的责任分担原则。
小编总结
只买交强险撞人,赔付犹如“走钢丝”——看似有保险兜底,实则隐藏巨大经济风险,交强险的限额设计仅能应对小额事故,一旦涉及重伤或高收入群体,车主可能面临倾家荡产。保险配置的核心逻辑是“用确定的小成本,转移不确定的大风险”,强烈建议车主搭配商业三者险,筑牢安全防线,毕竟,行车路上,未雨绸缪远胜于亡羊补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