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后死亡还定罪吗
一、犯罪后死亡还定罪吗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犯罪嫌疑人死亡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即不再定罪。因为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已不存在。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涉及违法所得的财物,依法应当予以追缴。例如所得,即便犯罪人死亡,其违法所得仍会被追缴。
另外,如果是已经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案件通常会终止审理。但之前的侦查、审查起诉等阶段获取的证据和相关结论,对于其他关联案件或者同案犯的处理可能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了公民身份了对不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公民身份不会因犯罪被判刑而丧失。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犯罪并接受判刑是对个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身份仍然受到保障。罪犯在服刑期间,可能会被限制部分权利,如人身自由权等,但公民的其他权利,如人格尊严权、财产权等,仍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即使服刑结束,罪犯重归社会后,依然享有作为公民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在符合法定条件时也能够恢复。总之,判刑并不导致公民身份的丧失。
三、犯罪后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对吗
不对。犯罪后被判刑,并不导致公民身份的丧失。公民身份是基于出生、入籍等法定事由取得的,具有稳定性和不可剥夺性。
判刑是对犯罪行为的法律制裁,旨在惩罚犯罪者并维护社会秩序。但即便被判刑,罪犯仍然享有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只是在服刑期间,某些权利的行使可能会受到限制,比如人身自由。然而,其公民身份所赋予的其他权利,如财产权、选举权(在未被的情况下)等依然存在。总之,判刑与公民身份并无直接关联。
以上是关于犯罪后死亡还定罪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