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律现在离婚怎么样?流程和权益有哪些变化?
新法律现在离婚怎么样?全流程解析与权益保障
近年来,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的婚姻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特别是《民法典》实施后,关于离婚的规定有了新的调整,这不仅影响了离婚程序,也对夫妻双方的权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法律现在离婚怎么样?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一问题。
从程序上看,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离婚分为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如果夫妻双方能够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则可以选择协议离婚,但需要注意的是,自2021年1月1日起,协议离婚新增了一个“冷静期”的规定,也就是说,即使双方都同意离婚,也需要在提交离婚申请后的30天内保持冷静,只有过了这个期限才能正式办理离婚手续,这一点是许多人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新法律中的一大亮点。
对于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是否存在家暴或虐待行为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法律规定中加强了对弱势群体(如妇女、儿童)的保护力度,若一方存在严重过错(如重婚、与他人同居等),另一方可以在离婚时主张更多的赔偿。
在财产分割方面,新法律更加注重公平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分,但如果一方为家庭付出了更多努力(如全职主妇/夫),则有权要求获得适当的补偿,债务的处理也变得更加明确,原则上应由举债方自行承担,除非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新法律下的离婚流程更加规范,同时也更加强调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无论是冷静期的设置还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都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导向。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离婚的问题,建议先冷静思考,尽量通过协商解决争议,毕竟,协议离婚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如果确实无法达成一致,务必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离婚,都不要忘记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离异并不意味着父母责任的终结,相反,它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7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87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91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