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有什么区别
应发工资是员工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应该获得的全部报酬;实发工资则是扣除了各项税费、社保等费用后,员工实际拿到手的金额。
应发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这是员工在未扣除任何费用之前理论上应得的全部收入。
而实发工资是在应发工资的基础上,扣除了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各类法定扣除项目后的实际到手金额。例如,员工的应发工资为 5000 元,扣除个人所得税 100 元,社保费用 500 元,那么实发工资就是 4400 元。
应发工资是计算员工各项福利待遇的基础。比如,计算经济补偿金、带薪年假工资等,通常都是以应发工资为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应该清楚自己的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的构成,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收入状况和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准确计算和发放员工的工资。
法律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三条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