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劳动法保护吗
没签合同,劳动法也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
根据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然受到法律保护。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到法律认可。如果劳动者能够提供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实际的用工关系,如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工作成果等,就可以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能存在违法行为。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签订合同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用人单位可能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等。劳动者在工作中遭遇的权益侵害,如拖欠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都可以依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进行维权。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总之,劳动者不要因为没有签订合同就认为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要积极收集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