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调委调解赔偿14万还起诉吗
是否起诉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医调委调解 14 万后是否还要,这是一个需要谨慎权衡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医调委调解的性质,它是一种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但调解结果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如果当事人对调解结果不满意,或者认为自己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是有权利选择起诉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一是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否公平合理。要仔细评估赔偿金额是否足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包括身体伤害、精神损害、后续治疗费用等。
二是证据情况。如果有新的证据出现,可能会对案件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这时候起诉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三是个人的意愿和诉求。有些当事人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诉讼来争取更高的赔偿,或者希望通过法院的判决来获得更明确的责任认定。
起诉也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并且诉讼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在做出决定之前,建议当事人充分咨询专业的意见,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帮助当事人做出最符合其利益的决策。同时,也要考虑到诉讼可能带来的社会成本和资源消耗。总之,是否起诉应该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慎重决定。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