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属于什么罪
高利贷本身并不构成犯罪,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到其他犯罪。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一般情况下,单纯的放高利贷行为不构成犯罪,只是不受法律保护。但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伴随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就可能构成相应的犯罪。
比如,在催收高利贷过程中,采取暴力、威胁、侮辱、诽谤等非法手段,对借款人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名誉等造成严重损害,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寻衅滋事罪、侮辱罪、诽谤罪等。如果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则构成高利转贷罪。
如果放高利贷的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也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要认定构成非法经营罪,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高利贷虽然可能不会直接构成犯罪,但会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高额利息可能导致借款人陷入债务困境,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对于高利贷行为,应该从法律、监管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和治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避免陷入高利贷的陷阱。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放高利贷的行为,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