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共有多少法定节假日
一年共有 11 天法定节假日。
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一年中法定节假日具体包括以下这些:新年,放假 1 天(1 月 1 日);春节,放假 3 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 1 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 1 天(5 月 1 日);端午节,放假 1 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 1 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 3 天(10 月 1 日、2 日、3 日)。这些法定节假日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休息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定节假日的设定有多重目的。它保障了劳动者的休息权利,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有时间放松身心、陪伴家人。这有助于促进消费,在节假日期间,人们往往会进行旅游、购物等活动,推动经济的发展。法定节假日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机,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通常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还需依法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或安排补休。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会加强对市场秩序、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监管,确保人们能够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总之,法定节假日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