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高空抛物砸到人该怎么处理
民法典规定,高空抛物砸到人,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高空抛物砸到人有明确的规定和处理方式。首先,确定侵权人是关键。如果能够明确是具体哪个人实施了高空抛物行为导致他人受伤,那么该侵权人需要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损失。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可能难以确定具体的侵权人。这时,根据民法典规定,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这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的建筑物使用人可能需要共同承担补偿责任,除非他们能够证明自己不可能实施高空抛物行为。
这样的规定旨在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使建筑物的使用人更加注意自身行为以及建筑物的安全管理。为了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建筑物的使用人应当提高安全意识,不随意从高空抛掷物品,并且要加强对建筑物附属设施的检查和维护,防止物品坠落伤人。
此外,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也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安装防护设施等,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总之,高空抛物是一种非常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会对他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会给侵权人及相关人员带来法律后果。社会各界都应当共同努力,杜绝高空抛物现象的发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