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职务犯罪谁官大
一、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职务犯罪谁官大
无论是身为政府官员抑或是普通市民,只要涉足违法行为,即应对自己所扮演之角色所造成之影响负责,接受相应的法律惩戒。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构、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索取他人财物、收取贿赂、、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方式,干扰和破坏国家公务活动的正常运作,将公共资源归入私有,或者利用职务之便,剥夺、诈骗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擅自占有国有资产,严重损害社会公正公平原则,由此所造成的一类犯罪现象。
针对案件,应依据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予以量罪定责。
为主犯者,应按照其实际参与或策划、领导的所有犯罪行为进行处罚;对于从犯,则需在其参与的共同犯罪中明确区分出自身直接实施的具体犯罪行为,并参照主犯的处罚标准予以减轻或免除处罚,或者从轻或减轻处罚,或者根据其犯罪情节减轻刑罚或免除刑罚;对于被胁迫参与犯罪的从犯,应根据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对于预备犯,可参照已完成犯罪行为的罪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详细信息,敬请寻求专业律师的意见与建议。
《》第一百六十四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职务犯罪和职务违法的区别有哪些
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严重程度上,职务犯罪具有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
根据定义,职务犯罪属于犯罪行径,触犯了刑法,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而职务违法则泛指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因职务便利所实施的违法行为(尚未达到追诉标准,因此不构成职务犯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