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犯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吗
一、精神病犯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吗
对于精神病患者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这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况。
精神病患者可大致划分为限制性以及完全性的。
针对限制性精神病患者而言,若其在精神状态正常的情况下实施了相关行为,那么他们仍需对这些行为负责,且在情节较为严重时,甚至可能被判定犯有“罪”。
若该行为发生在患者发病期间,则无需承担相应责任,但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民事责任。
至于完全性精神病患者,他们同样无需承担责任,但其监护人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条
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受托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送精神病途中死了算犯罪吗
根据具体情境而定,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会因精神病患者状态不同而异。
当精神疾病患者无法分辨或控制自身行为导致危害后果时,若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得到证实,则将免于刑事追究,但其家属或监护人应严格进行监管及医疗救治;如有必要,政府有权采取强制医疗措施。
对于间歇性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在精神状况正常期间实施犯罪行为,仍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对于那些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身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犯罪行为发生时,同样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