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以从主体资格、从属性、劳动报酬、劳动管理等方面综合考量。
要确定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判断因素。主体资格方面,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用人单位应当是依法成立的组织,劳动者要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从属性是关键特征之一。包括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在人格上、经济上和组织上的从属性。比如,劳动者在工作中需服从用人单位的指挥和管理,按照其要求完成任务。劳动报酬的支付也是重要标志。用人单位通常会定期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奖金等报酬。劳动管理方面,用人单位会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等进行安排和管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如果劳动者从事的工作与用人单位的主要业务直接相关,那么更有可能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还有一些其他辅助判断的因素,如劳动者是否使用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工具和设备,是否接受用人单位的培训等。在实际判断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而不是仅仅依据单一因素来确定。如果双方在上述方面存在较为明确的关系,那么通常可以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