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检查到过期食品怎么处理
工商检查到过期食品,通常会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如罚款、没收过期食品等。
当工商部门检查到过期食品时,会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首先,会对发现过期食品的场所进行详细检查和记录,包括过期食品的种类、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接下来,可能会采取以下一些行动。一是责令商家立即停止销售过期食品,并对已销售的情况进行调查和追溯。二是没收所有发现的过期食品,防止其继续流通和造成危害。三是根据相关法规,对商家进行行政处罚,这通常包括罚款。罚款的金额会根据具体情况和当地的规定而定,一般会考虑过期食品的数量、商家的主观过错程度等因素。
如果情节较为严重,比如涉及大量过期食品、商家明知故犯等情况,还可能会吊销商家的营业执照。同时,工商部门还可能会将相关情况通报给其他相关部门,如食药监部门等,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监管和处理。
此外,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商家自身也应该加强管理。要建立严格的进货查验制度,确保所进货物的质量和保质期符合要求。定期对库存食品进行检查,及时清理过期食品。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和识别过期食品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过期食品而受到处罚,更重要的是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法律依据:《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五)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