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是什么意思
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中,可能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没有签订正式的书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实际上已经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也接受并支付报酬等。
从具体表现来看,比如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工作,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指挥;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奖金等劳动报酬;劳动者使用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等。
认定事实劳动关系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至关重要。它使得劳动者在没有书面合同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依据劳动关系主张相应的权利,如工资、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如果没有对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和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同时,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应当重视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事实劳动关系引发的法律风险和纠纷。
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判断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也是关键的一环。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场所、报酬支付等,来确定双方之间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