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所有的犯罪都是故意犯罪吗

一、所有的犯罪是否都是故意犯罪

1、不是所有的犯罪都是故意犯罪,也有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犯罪故意的类型有哪些

1、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直接故意中,存在认识程度上的差别,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与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这种认识程度上的差异并不影响直接故意的成立。只要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明知的,无论是明知其必然发生还是明知其可能发生,并对这种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可构成直接故意。

在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故意的概念中,虽然规定犯罪故意是对于危害社会结果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态度,但危害社会结果并非是所有犯罪的构成要素。因此,犯罪故意同样也是对于危害行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直接故意具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对危害结果的直接故意,即结果故意。在结果犯的情况下,一定的危害结果是的要素,行为人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的前提下,希望其发生,就是这种结果故意的心理内容。二是对危害行为的直接故意,即行为故意。在行为犯的情况下,刑法规定不以一定的结果作为犯罪构成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要明知危害社会的行为而有意实施就构成直接故意。

2、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不包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放任是以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具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种或然性为前提的,如果行为人已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又决意实施的,则根本不存在放任的可能,其主观意志只能是属于希望结果的发生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从容的态度。正因为如此,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是认定间接故意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发生危害结果,就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具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如甲为放火烧乙的房屋而放任了将睡在房中的乙烧死;二是为追求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发生,如甲为打一野兔而置可能误中正在附近采摘果实的某乙于不顾,并开枪击中某乙致死;三是突发性犯罪中不计后果放任某种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某甲因违法犯罪被某乙当场抓获,为挣脱逃跑,某甲掏出匕首向某乙刺去,致某乙心脏被刺破伤重而死。以上三种情况中,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都是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经过上文的分析介绍之后,相信大家此时也已经知道究竟什么是故意犯罪了吧。在故意犯罪当中具体又可以分为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虽然有这样的区别,但在实际量刑处罚的时候却是不会考虑的,就直接按照故意犯罪来处罚。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合飞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752306.html

所有的犯罪都是故意犯罪吗的相关文章

交通肇事罪是故意犯罪吗,交通肇事罪是故意犯罪过失犯罪

交通肇事属于过失犯罪,在主观上只能过失,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那么就不该种犯罪,而相应地构成其他故意犯罪了,在处罚方面也比该要严重得多。根据规定,即凡年满16周岁、具刑事责任能力自然人均可构成交通肇事。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均可构成该罪的...

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醉驾是故意犯罪过失犯罪

肇事行为属于过失犯罪而逃逸行为属于故意犯罪。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者一般需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当然如果证据能证明其他人过错,那么可以减轻肇事逃逸者责任,如果不构成犯罪,一般只需要进行行政处罚。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一般肇事逃逸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 交...

玩忽职守罪是过失还是故意犯罪(玩忽职守罪是过失还是故意伤害)

刑法第397条规定了玩忽职守。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严重损害行为。损失行为。当前实践中,玩忽职守罪的认定存在笼统化倾向。究其原因,主要对行为人“义务”(即责任)和“严重不责任”认定不够准确。...

所有的犯罪都可以判拘役

一、所有的犯罪都可以判拘役 在刑事处罚体系中,拘役通常仅适用于涉及行为犯罪性质相对较轻案件范畴之内。 具体而言,比例最多的是涉及渎职行为的犯罪类型,紧随其后依次为扰乱社会管理秩序、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诸多犯罪形式。 尽管如此,分则中部分犯罪形式涉及其严重性程度彰显,诸如威胁国...

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可以出质(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可以设立质权)

应收账款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采购单位收取款项,包括应由采购单位承担税金。单位或者接受劳务单位,以及代购方垫付款项。各种运输杂费等。应收账款伴随公司销售而享有的债权。应收账款包括过去和未来债权。 网友咨询: 现和未来应收账款可以质押?...

行为犯都是故意犯罪吗

一、行为犯都是故意犯罪吗犯罪理论中,行为这一概念指违法行为本身便可构成犯罪,无需顾及该行为产生特定后果。 这并非味着所有的行为皆为故意犯罪。实际上,行为犯的构成要件涵盖了主观要素,既可能是故意,亦可能过失。具体情况则需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以及相关进行判断。举例来说,部分涉及...

不作为犯罪是故意犯罪吗

一、不作为犯罪是故意犯罪吗 不作为犯罪成立必备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行为主体必须肩负着执行特定、具法律约束力积极行为义务;其次,行为人具备充分能力和条件去完成这一特定义务;最后,行为人未能履行其应尽义务,并因此导致了严重危害后果。谓不作为犯罪,即指行为人违反了法律明...

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罪吗

一、罪是故意犯罪吗 危险驾驶意犯罪之一,具体系指在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员采取危险手段驾驶机动车辆,如刻追逐竞驶、情节恶劣者,或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辆者;或者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服务过程中,严重超出额定乘员载客数量,或者严重违反行车速度规定者;亦或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