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怎么取证才能成功
一、土地纠纷怎么取证才能成功
在土地纠纷中,成功取证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土地权属方面的证据
1. 土地权属证书。这是最直接的证据,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使用证等,这些证书明确了土地的权属范围等关键信息。
2. 历史资料。包括土地改革时期的土地证存根,它能反映早期土地的归属情况;还有家族祖传的地契等,虽可能在现代法律体系下需要进一步认定,但可作为参考。
(二)土地使用情况相关证据
1. 实际耕种或使用记录。例如多年来缴纳土地税费的票据,能证明在一定时期内对土地的使用情况;还有购买种子、化肥用于该土地的票据,体现持续的投入与使用。
2. 证人证言。相邻土地的使用者或者当地熟悉土地情况的村民,他们的证言可证实土地的使用现状、边界等情况,但证人应与纠纷双方无利害关系。
(三)土地纠纷发生过程的证据
1. 关于纠纷发生的记录。如双方的协商过程中的录音录像,前提是获取方式合法合规,这可以还原纠纷发生的起因、双方的诉求等情况。
2. 基层组织调解记录。如果经过村委会或者居委会调解,其调解记录也有助于明确纠纷的焦点与双方争议点。
二、土地纠纷归哪个部门
土地纠纷的管辖部门需要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土地权属纠纷
1. 如果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2.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起诉。
(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1. 可以向机构申请仲裁。
2.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土地纠纷
1. 一般由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查处理。
2. 如果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不同类型的土地纠纷有不同的处理部门或途径。
三、政府调解土地纠纷会出证明吗
政府调解土地纠纷后可能会出具相关证明。
在土地纠纷调解过程中,如果政府相关部门成功促使纠纷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为了明确调解结果以及保障双方权益,有可能出具调解情况说明或者调解结果证明等文件。这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土地权益的后续处理提供依据,例如在办理土地相关的登记手续或者涉及土地权益的其他事务时,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然而,并非所有的土地纠纷调解都会出具证明。如果调解没有达成有效的结果,或者调解过程较为简单不需要以书面形式进行证明的情况,可能就不会出具。同时,不同地区的政府部门在操作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是否出具证明取决于当地的规定、调解的实际情况以及后续对该土地纠纷处理的需求等多种因素。
以上是关于土地纠纷怎么取证才能成功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