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的平均工资是怎么计算的
在劳资纠纷中,劳动者在被非法解雇或单位因过错致其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劳动者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金。而赔偿金的一部分是平均工资,那么赔偿的平均工资是怎么计算的呢?
一、赔偿的平均工资是怎么计算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赔偿的平均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方法如下:
> 平均工资 = (12个月的总工资 + 已发放的奖金) / 12
其中,12个月的总工资包括:
基本工资
津贴补贴
加班工资
绩效奖金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劳动者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则平均工资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
如果劳动者在12个月内有停工留薪等情况,则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平均工资计算。
二、赔偿的平均工资是怎么计算的 未满一年
如果劳动者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则平均工资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 平均工资 = (实际工作时间的总工资 + 已发放的奖金) / 实际工作时间
三、赔偿的平均工资是怎么计算的 停工留薪
如果劳动者在12个月内有停工留薪等情况,则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平均工资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 平均工资 = (12个月的总工资 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 + 已发放的奖金) / 12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