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请公租房,有哪些规定
一、北京申请公租房,有哪些规定
申请北京公租房,有以下主要规定:
- 准入条件:申请人需具有北京市城镇,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方米(含)以下;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非京籍人员需在京稳定就业,从事的产业符合要求,在京连续缴纳或一定年限,本人及家庭成员在京无房等。
- 申请流程: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登录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住房保障官方网站进行在线申请,按要求如实填报相关信息,并提交必要材料,如、簿、等。
- 审核配租:相关部门会对申请信息进行审核,包括街道(乡镇)、区住保部门及市住保部门的多级审核。审核通过后,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进入轮候配租环节,根据房源情况进行配租。
- 租赁管理:公租房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承租人应按合同约定使用房屋,按时缴纳租金等费用,不得擅自转租、转借等。
二、什么条件的人可以申请公租房
申请公租房一般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收入条件。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的收入通常应低于当地规定的收入标准。收入标准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以保障公租房资源分配给真正有住房需求且经济困难的群体。
二是住房条件。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在当地无自有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这是为了确保公租房能够解决申请人的基本居住问题。
三是户籍条件。不同地区规定有所不同,有些地区要求申请人具有当地城镇户籍,而有些地区则放宽到符合一定条件的非本地户籍人员,比如在当地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等。
四是其他条件。例如,申请人应是符合规定的就业人群,包括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定期限的务工人员、自主创业人员等;一些地区还可能对申请人的年龄、家庭人口结构等有相应要求。
具体的申请条件因地区而异,建议申请人向当地住房保障部门详细咨询了解。
三、父母申请的公租房子女能住吗
父母申请的公租房,子女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居住。
一方面,如果子女本身没有独立的住房,且与父母共同生活,从保障家庭成员居住权益的角度出发,通常是可以居住在父母申请的公租房内的。因为公租房的申请旨在解决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家庭成员共同居住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若子女有能力自行解决住房问题,或者有其他可供居住的房产,原则上不应长期占用公租房资源。此外,各地对公租房的使用管理可能有具体规定,有些地方可能要求居住人员需符合特定条件并进行登记备案等。
需要注意的是,公租房的使用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不得擅自转借、转租等。若违反规定,可能会面临收回公租房等处罚措施。所以,在子女居住公租房时,应确保符合当地政策要求,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以上是关于北京申请公租房,有哪些规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