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用别人的银行卡可以吗?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朋友因为资金周转问题,在网贷平台借款后出现了逾期的情况,当面临催收压力时,有些人可能会想到一个“权宜之计”:用别人的银行卡来还款或者接收贷款,以此来规避风险或减轻自身负担,那么问题来了——网贷逾期了,真的可以用他人的银行卡吗?
用别人银行卡能“绕过”逾期责任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无论是使用自己的银行卡还是别人的银行卡进行网贷操作,最终的法律责任依然归属于实际借款人本人。
很多网贷平台在借款审核时会绑定借款人的实名信息与银行卡账户,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风控评估。即便你使用了朋友或家人的银行卡作为收款账户,平台也会清晰地记录这笔债务的实际借款人是谁。
简单换个银行卡并不能掩盖事实真相,一旦出现逾期,平台依旧会对你本人进行追责。
如果出借银行卡的人知情并协助逃避债务,还可能承担连带责任,甚至涉嫌帮助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违法责任。
为什么有人想用别人的银行卡?
- 避免被催收骚扰:有些人希望通过更换银行卡的方式,切断平台对自己账户的资金监控。
- 暂时隐藏资金流向:以为平台无法追踪到自己的实际资金情况。
- 试图规避信用影响:误以为换卡就能不留下征信污点。
但实际上,大多数正规平台都会将逾期信息上传至征信系统,无论资金从哪个账户进出,只要你签署了借款合同,就逃不掉信用受损的风险。
这样做是否违法?
虽然短期内看起来只是“借用”一下银行卡,但这种行为存在较大法律风险:
-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如果你的朋友或家人明知你是在逃避还款义务,还愿意提供银行卡配合操作,那他们也可能成为“共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也明确规定,禁止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从事金融活动,这同样适用于银行卡和借贷行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
面对网贷逾期,与其绞尽脑汁钻空子,不如脚踏实地解决问题:
-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还款计划:很多平台在特殊情况下会提供延期或分期方案;
- 量入为出,理性消费:从根本上减少过度依赖网贷的习惯;
- 重建信用记录:及时补救逾期行为,避免造成更大的信用损害;
- 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如有高利贷、暴力催收等问题,可向警方或监管部门投诉。
【建议参考】
对于网贷逾期的朋友,请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使用他人银行卡既不能逃避责任,又可能引发更多法律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动沟通、积极面对,合理规划财务,逐步走出困境。
【相关法条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本就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任何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规避责任的行为,都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与其躲在他人银行卡背后逃避一时,不如勇敢面对现实,积极解决债务问题。 合理的财务安排和良好的信用意识才是长远之道,希望每位陷入债务困扰的朋友都能早日走出阴霾,重拾对生活的掌控感。
网贷逾期了用别人的银行卡可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