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罪和造谣诽谤罪怎样辨别呢(造谣罪和造谣诽谤罪怎样辨别出来)
一、造谣罪和造谣诽谤罪怎么区分
造谣罪与谣言诽谤罪没有区别。《刑法》第246条是关于诽谤罪的。根据该条规定,编造事实,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本法所规定的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传播某些足以损害他人名誉、损害他人人格的虚构事实的严重行为。根据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明确规定了本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观要件,并规定了客观要件的内容:
1、必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必须是捏造、虚构的。也就是说,要求“所传播的内容必须不客观存在”。如果传播的内容是客观事实,即使损害了他人人格,也不构成本罪,而是侵犯名誉权。
2.不得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针对特定人进行诽谤。由于诽谤所涉及的内容通常不公开、秘密且往往不为人所知,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往往很难确定该内容是否为“虚构”。其中就包括男女关系。按照一般理解,未婚男女有密切接触,不能被指责为男女关系。只有当他们之间存在不正当的性关系时,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男女关系。但要证明这种男女关系,除了有人亲眼所见,或者通过拍照、录像、录音等固定证据,或者对出生的孩子进行DNA检测之外,其他诸如谣言、人们的感受等事物的想象并不能成为法律事实。证明男女关系的存在比较困难;控方很少获得确凿的证据,而对方似乎也很难证明自己无罪,因为证明自己无罪的唯一方法就是他自己和被指控的男女。关系中的另一方声明自己无罪,但自己作为利害关系人的辩护证明作用有限;对于未注明具体时间、地点等细节的诽谤,不能通过其他旁证采用排除方法。该证据不能被法院接受。
二、散布谣言要承担哪些责任
1、散布谣言的可能承担以下责任:
在民事责任方面,散布谣言、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必须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在行政责任方面,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以诽谤罪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自由政治权利。
2、法律依据:
(1)《民法典》第995条;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
(3)《刑法》第246条。
三、网络造谣如何取证
1、及时对网络谣言、诽谤内容进行截图、保存。
2、还可以收集书证、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
3、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并请求公安机关协助。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如何区分造谣罪和谣言诽谤罪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根据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理解,散布谣言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造谣者将承担相应的民事和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诽谤罪,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您觉得讲解不够详细,可以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给您更详细的解答。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您前往咨询平台,在线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