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哺乳期可以离婚吗女方(小孩在哺乳期可以离婚吗)
简介:有了法律规则,我们的衣食住行就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各自的权益不受侵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避免遭遇法律的侵害。问题是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这样的问题:在孩子哺乳期间是否可以离婚。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孩子在哺乳期间可以离婚吗?1.孩子在哺乳期间可以离婚吗?
哺乳期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男方可以离婚。
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民法典》第1082条
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2.孩子哺乳期间可以协商离婚吗?
母乳喂养期间可以离婚。但是,也有限制。哺乳期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另外,如果双方同意离婚,并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的,可以不受限制地申请协议离婚。
我国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一方要求离婚的,有关部门可以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程序如下:
1、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立案大厅符合立案条件并获得批准后,立案法院将发出立案通知书,并根据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用。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3、法院立案庭受理案件后,移送民事庭审理。
4、民事法院受理案件后,向对方当事人发出传票,要求其在一定时间出庭应诉。
5、双方到庭后,法庭进行调解。
6.法院举行听证会,作出是否准予离婚的判决。
协议离婚的程序如下:
1、当事人申请;
2、婚姻登记机关初审;
3、发送《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
4、30天离婚冷静期满后,申请签发离婚证;
5、婚姻登记机关审查;
6、登记并颁发离婚证。
离婚有以下主要法律后果:
一、夫妻婚姻关系解除。
2、涉及子女抚养权的,子女抚养权属于一方。
3、夫妻共同财产必须分割,共同债务必须共同承担。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工资、奖金、劳动报酬;
生产、经营、投资收入;
知识产权收入;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的除外;
其他应当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
丈夫和妻子有平等的权利处理共同财产。
3.如果女方正在哺乳期,男方可以提出离婚吗?
女方哺乳期间,男方不能提出离婚;但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当女方正在哺乳期间,双方可以协议离婚,或者女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民法典》第1082条规定,女方怀孕期间、产后一年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根据该条规定,下列情形下男方提出离婚的权利受到限制:一是女方在怀孕期间;第二,产后一年内;第三,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
男方在此期限内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男方的诉讼请求。
男方提起诉讼时并不知道女方怀孕,或者人民法院受理男方离婚请求后才发现女方处于上述法定保护期内的,一审法院不应当判决不准离婚,但应驳回男方的主张。
如果一审法院判决离婚,女方以存在上述情形为由提起上诉,只要二审法院认定男方提起离婚诉讼符合上述法定情形,则应撤销一审判决,驳回男子的诉讼请求。
但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在审判实践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认为需要受理:
1、男方有充分证据证明女方婚前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在男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怀孕,或者女方婚后与婚外男子发生性关系等)导致怀孕、分娩或终止。怀孕行为。
2、有严重、紧急原因导致双方不能继续共同生活,如女方威胁男方生命或者严重侵犯男方其他合法权益等。女方在特定时期有意杀害男方,男方生命受到女方严重威胁,或女方虐待、抛弃男方,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或女方经常侮辱、诽谤男方,诽谤男方的行为。在公共场合损害男子名誉,损害男子人格,出现男子行为令人厌恶、夫妻感情淡漠、夫妻关系难以维持等情况。
3、女方对男方实施虐待或家庭暴力,男方无法忍受。
4.妇女虐待并遗弃了孩子。该条对男方要求离婚的权利进行限制,是为了保护妇女和幼儿,防止女方受到刺激而影响哺乳,损害幼儿的健康。但如果女方不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虐待、遗弃孩子,应允许男方提出离婚,以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民法典》第1082条
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内容,能够解答您所面临的问题:孩子在母乳喂养期间是否可以离婚。平时我们可以多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当我们遇到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所学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法律问题,请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匹配专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