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什么性质的法律法规(民法典是什么性质的法律体系)
民法典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功能、地位和价值等问题是民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一课题,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部固基础、稳预期、利长远的基本法。”这将民法典定位为基本法。从名称来看,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汉语中,所谓“典”通常具有经典、典范等含义,这说明编入民法典的规则具有基础性、示范性特征。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民法典》是我国民事立法的巅峰之作。
从整个私法体系来看,民法典是基本法。在所有规范民事主体人身、财产关系的私法规范中,民法典以其内容的完备性、制度的完整性、调整范围的广泛性、价值的引导性而占有基础地位。这一基础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法律价值来看,私法的基本价值是通过民法典确立的基本原则和规则来体现的。这些基本价值观在民法典中得到充分体现,如平等、自愿、诚实守信、公序良俗、维护人格尊严等。这些价值观不仅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规则。民法典,也是一切私法规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他私法规范的制定和解释过程中,应当遵循民法典中的基本价值观。民法典确立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等价值观体现了私法的基本精神,是民法典科学性和现代性的保证。
在法律制定方面,民法典对其他私法规范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没有民法典,私法就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私法规范之间的重复、不协调甚至冲突就不可避免。今后制定的民商法,不得与民法典相抵触,不得减损民法典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否则,制定民法典的意义就会被削弱。
从法律适用上看,民法典是处理平等主体之间人身、财产关系的基本依据。法官适用法律解决民事纠纷时,首先应从民法典中寻求裁判依据。民法典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以从其他规范中寻找法律依据。比如,现在网上购物纠纷很多。审理此类案件时,首先应当适用民法典。只有在民法典没有规定相关问题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民法典与单行法有冲突的,优先适用民法典;单行法规定不明确或者不明确的,以内容明确、无歧义的民法典相关规定为判断依据。
在法律解释方面,《民法典》为私法规范的解释提供了基本依据。法律的适用必然涉及对法律规范的解释。解释私法规范时,必须以民法典的规范和价值观为依据,法律解释的结论不得违背民法典的基本价值观。民法总则确立的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民事责任等基本规则和制度,对其他私法的解释和适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法律规范。
从整个法律体系来看,民法典也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法治的重要职能是保证国家权力依法行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民法典在确认和保护公民各项民事权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促进国家权力合法行使的作用。这是因为,公民权利的确定和保护本身就划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边界。这意味着,在立法层面,不仅是私法,而且涉及行政、司法权力运用的公法也不能与民法典的规定相抵触,也不能减损民法典规定的公民权利。在行政执法和司法方面,民法典也规定了重要的合规性。一方面,民法典可以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行政执法必须尊重民法典规定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另一方面,民法典明确了解决各类民事纠纷适用的基本法律规则,保证法官正确审理民事案件,有效维护合法权益。各级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理水平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法典的实施效果是衡量依法行政水平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