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骂人犯法吗可以报警吗(警察在网上骂人犯法吗)
人们常常认为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可以为所欲为、自由发言。殊不知,畅所欲言是真的,但为所欲为却不一定是真的。在讨论网络侮辱诽谤他人的责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侮辱、什么是诽谤?“侮辱”是指采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主要有三种:一是暴力人身侮辱,如强行剪别人头发等;另一种是言语侮辱,即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嘲笑、侮辱受害人,使其在公共场合难堪、难以忍受,比如口头散布有关受害人的谣言。隐私、身体缺陷等;三是言语侮辱,如通过书信、书刊或者其他公开文字泄露他人隐私,诽谤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等。“诽谤”是指故意捏造、传播某些虚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判断是否构成诽谤,一般需要满足以下三点:1、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虚构。如果所传播的内容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不能构成诽谤;2、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传播,是指在社会上公开传播;第三,诽谤必须针对特定的人。其次,我们探讨网络上的侮辱诽谤行为是否应该受到法律限制。答案是肯定的,互联网并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通过网络上的一举一动所反映出来的人类行为却是真实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号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照本法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因此,利用网络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构成侵权的,当事人应当承担责任。那么责任有哪些呢?很多人认为只需要承担一定的侵权责任,殊不知严重的案件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本文将分别分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就民事责任而言,侮辱、诽谤通常是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名誉权属于人格权的范畴。因此,根据《民法典》第995条规定,侵权人必须承担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和道歉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当与侵权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的范围相当。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当赔偿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由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公民还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和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判给受害人赔偿数额。造成人精神损害的后果将酌情确定。就刑事责任而言,刑法第246条明确规定了侮辱罪、诽谤罪。“公然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和诽谤属于犯罪行为,只有投诉才能处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该条对信息网络侵权作出特别规定,即在信息网络侵权中,受害人举证确实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在刑事责任上,要重点关注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该罪是刑法修正案中新增的罪名。主要是指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危害社会公众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但请记住: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言论自由的限度是不侵犯他人的权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