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程序怎么走-(离婚诉讼程序怎么走要多久)
离婚案件中起诉,是指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依法解除与另一方婚姻关系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双方有相应证据证明感情破裂,可以选择协议离婚或者提出离婚。那么提起离婚诉讼的程序是怎样的呢?
一、打离婚官司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离婚诉讼分为起诉、审理、判决三个阶段。
1、起诉
离婚案件起诉,是指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解除与另一方婚姻关系的行为。起诉方为原告,被诉方为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并承担诉讼义务。
起诉离婚案件,申诉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及副本。投诉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
诉讼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证据及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地址。
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此案,并立即启动离婚诉讼。
2、审理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后、启动诉讼程序、作出判决前所做的全部调查工作的总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前准备、调解、庭审三个阶段:
审前准备。
人民法院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五日内将诉讼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自收到诉讼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诉讼。提交答辩书;法官审查诉讼材料、调查研究、收集证据;对不符合起诉或者应诉条件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更换,并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办理诉讼保全或者垫付。
(2)调解。
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后,应当首先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使当事人消除分歧、相互理解,达成离婚或者和解协议。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会保存协议笔录,一般不会出具调解书;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员、书记员签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开庭审理。
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应当开庭审理。在开庭三日前将开庭日期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前,书记员应当查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
法官核查当事人,宣布案由,并宣布法官是否回避;此后,法庭开始调查,询问当事人及其陈述;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询问证人,宣读缺席证人的证词;询问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读出检查笔录。随后,法庭辩论开始,原告及其律师发言,被告及其律师发言,双方互相辩论。
3、判决
根据审理情况,应当重新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将宣判。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宣判。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送达;定期宣判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作出判决。
该离婚案一审程序已结束。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继续进行二审程序。
二、诉离婚最快多长时间
如果你想知道申请离婚最快的时间,你首先要知道法院的审理期限是多长。法院审理期限: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期六个月。如需延期,请向上级法院报告。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审理民事判决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期三个月。也就是说,法院通常会在六个月内审结离婚案件。如果适用简易程序,期限为三个月。如果您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满意,上诉通常会在三个月内结束。因此,提出离婚最快的时间一般是三个月。
三、起诉离婚要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申请离婚的条件包括:
1、双方均有结婚证。
2.提起离婚诉讼,必须是婚姻当事人,其他第三人不得作为诉讼当事人提起诉讼。
例如,双方子女或者父母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向夫妻双方提起离婚诉讼。
3、申请离婚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申请离婚等。
综上所述,诉讼离婚的程序一般包括起诉、审判和判决。另外,如果当事人选择诉讼离婚,通常需要二十多天的时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