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后不服还可以起诉吗法院(仲裁后不服还可以起诉吗怎么办)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劳动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将根据调解内容作出《调解书》的赔偿。调解协议一经双方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得后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的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后悔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受理的,裁定驳回诉讼。
2.仲裁请求书如何撰写?
内容包括:
当事人基本情况。包括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姓名、住所、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原告的诉讼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证据及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地址。
起诉法院名称、起诉年月日、检察官签名或者盖章。
3、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上诉到二审?
一审法院将案件移送二审法院
1、《刑事诉讼法》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自诉人、原告、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三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还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将上诉状送原审人民法院,并转送原审人民法院。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定:上诉人通过第一审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审查。上诉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上诉期满后三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附送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上诉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三日内将上诉状提交第一审人民法院。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三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发送上诉状副本向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起诉。
虽然《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审法院移送案卷和证据的期限为三天,但事实上,一审法院在收到上诉后,由于各种原因基本上不可能移交案卷和证据。例如工作流程、人力调配、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协调等。案卷将于三天内移送二审法院。实际情况中,一审法院往往在收到上诉状后一个月左右完成案卷并移送二审法院。
二审法院审理案件并移送商审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规定,立案机关应当自决定立案之日起三日内将案卷材料移送原审法院;案件审理期限自立案之日起计算。
有权上诉的人包括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起上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近亲属包括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兄弟姐妹。
上诉期限自收到判决、裁定之日起计算。上诉期间,上诉具有法律效力。这意味着该案将进入二审程序。超过该期限,上诉、抗诉不再发生法律效力,由一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其他正当理由拖延上诉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五日内申请继续期限届满前应当完成的诉讼活动。是否批准的申请,由人民法院决定。没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申请。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当地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的,必须等到收到人民法院的判决。十日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人对当地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上诉期限为5日。原审法院作出判决、裁定后,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请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