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打印有效吗(手机上怎么签电子合同)
什么是电子合同?什么是电子签名?我国合同法典《民法典》第46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合同;明确内容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有形表达、可以随时检索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电子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书面合同形式,与传统合同的书面形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电子合同是通过电子签名服务签订的合同。电子签名是传统纸质签名的改造形式。根据《电子签名法》第二条的规定,电子签名是指以电子形式包含并附加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的数据电文。全国人大在《电子签名法释义》号对此条的解释是:“只要是能够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数据电文内容的电子数据”,就是电子签名,因此电子签名可以具有各种实施。其形式,无论是通过账户密码、电子邮件、微信qq、手机短信,甚至是阅读注册协议时勾选“我同意”,都属于电子签名的范畴。电子签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应当分析其是否符合《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虽然可以称为电子签名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电子签名都是有效的电子签名。例如,用户通过输入账户密码来确认某技术系统呈现的信息。账号与用户的身份相关。输入密码可以代表用户的认可行为,这与电子签名的定义是一致的。然而,显然电子签名的结果是在技术系统中添加了一条“用户确认了某项内容”的数据记录。虽然这条记录包含了用户的身份,但它与用户没有直接关系。试想,即使没有用户的确认,技术系统也可以单方面随意添加这条记录。因此,这个电子签名产生的“痕迹”与签名者的身份之间不存在“不可否认”的关联性。其作用更多体现在技术系统对用户的初级识别。而不是不可否认的有效电子签名。为此,《电子签名法》除了定义“电子签名”外,还专门定义了“可靠电子签名”。根据该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项要求: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为电子签名人专有;2、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在签名时控制;3、电子签名签名后发生任何变更均可被发现;4.签名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后续变化都可以被发现。而《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只有“可靠的电子签名”才能与传统纸质签名、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根据《可靠电子签名要求》第1项和第2项规定,进行电子签名时,用于签名的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只能由签名人专属拥有和控制,这意味着“电子签名必须仅由签名人生成”。签名者。”可以作出”;根据第3项和第4项,电子签名完成后,签名和签署文件的任何变化都可以被发现,也就是说,电子签名完成后,保证“电子签名本身和所签署的文件“防篡改”。审视这四个要求,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本质上与“有效签名的特征”相同。前两条规定确保“签名痕迹与签名人的身份具有不可否认的、唯一的关联性”。后两项要求保证“签名痕迹与签名内容具有不可分割的、唯一的关联性”。
因此,有效的电子签名必须满足“可靠电子签名”的要求,具有不可否认能力的电子签名才是不可否认的有效签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