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缓期执行是什么意思(死刑缓期执行是不是就不用死了)
对于死囚来说,如果不立即执行死刑,还有改造的机会。缓刑两年内,如果能够积极改造,开始新的生活,就可以赢得无期徒刑。然后,死刑缓期执行将减为有期徒刑。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死刑的执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立即执行,一种是缓期执行。现实生活中,缓刑最终减为有期徒刑的案例还有很多。
一、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法律依据
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二年缓刑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两年期满后减为25年。入狱多年。
根据我国第《刑法》号规定,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人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一、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二、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犯罪,经查证属实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因此,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后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有期徒刑。重大立功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制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
2.举报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核实属实;
3、有发明或者重大技术创新;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抗击自然灾害或消除重大事故表现突出;
6、其他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
2.死刑缓期执行地点
1、死缓一般由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判决生效后,罪犯将移送同级司法局管辖的监狱执行。也就是说,死缓犯的两年缓刑期是在监狱里度过的,这与缓刑不同。
2.死刑缓期执行,是指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需要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即缓期执行。死刑,又称死刑缓期执行。死刑缓期执行不是一种独立的刑罚类型,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前提与立即执行相同:犯罪情节“情节特别严重”,应当判处死刑。法律没有规定死刑或者所犯罪行不应当判处死刑的,不能适用死刑缓期执行。
对于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如果在两年缓刑期间积极改造,没有犯罪行为,可以减为无期徒刑。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依法减为有期徒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