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教分离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劳教分离从什么时候开始)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中包括制定社区矫正法。什么是社区矫正?它是如何发展的?它与劳教制度有何关系?
一、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早在2013年7月,社区矫正法草案就由司法部报请国务院。
在我国,社区矫正是将符合管制、缓刑、暂缓执行、假释等法定条件的罪犯安置在社区。国家专门机构在有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将在判决后作出决定。为纠正其犯罪心理和不良行为习惯,促进其在裁定、决定确定的期限内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与看守所矫正一样,社区矫正本质上也是刑事执行活动。但与监狱以监禁方式执行刑罚不同,社区矫正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会中接受监督管理和教育改造。这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社区矫正的显着特点。
2、是否会取代劳教?
社区矫正制度和劳动教养制度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制度。至少目前,社区矫正对象是罪犯和社区犯,而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处罚,而不是刑事措施。劳动教养不纳入社区矫正。
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蒋爱东表示,社区矫正与劳动教育在法律依据、适用范围、申请程序、实施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并不是因为废除劳动教养制度而提出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和矫正罪犯。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蒋明安分析,社区矫正法并不是劳教制度的替代,而是执行刑事处罚的程序法。
相比之下,1957年开始实施、现已终止的劳教制度,是一种快速处置犯罪较轻的罪犯的方法。但由于该制度允许警方在没有法庭听证的情况下判处最高四年的监禁,因此出现了一些滥用行为。
三、社区矫正现状如何?
司法部数据显示,早在劳教制度废除之前,全国各省区市就已全面推行社区矫正,社区服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3年11月底,各地共收押社区服刑人员170.7万人,刑满释放人员104万人。目前有667,000名社区囚犯。
社区矫正工作提高了罪犯的教育和康复质量。官方数据显示,社区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再犯罪率一直保持在0.2%的较低水平。
4、社区矫正存在哪些争议?
关于社区矫正,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比如社区矫正机构是否应当配备人民警察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院教授刘志伟认为,试点过程中,一些地方发现一些犯罪分子不好管理,就从监狱抽调了一些有惩教管理经验的警员协助。他们认为这对于惩教工作来说更有效。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既然是社区矫正,就应该与监狱矫正区别开来,社区矫正机构不宜配备警察。
“目前,绝大多数人都同意社区矫正机构配备警务人员,因为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警力援助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未来,随着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方式不断改进,应该不需要派警察协助社区矫正工作。”刘志伟说。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劳教制度的改革,社区矫正将会越来越多。(腾讯新闻联合新华社、南方都市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