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新政策2023年最新退休表(社保新政策2023年最新退休政策)
本报记者:张怀水编辑:陈旭
5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消息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近日下发《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1日起,调整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国调整比例按照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确定。各省以国家调整比例为上限,确定本省的调整比例和水平。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秘书长方连全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3.8%的调整幅度是适度的,较2022年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养老金待遇的调整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速挂钩,社会平均工资增速普遍高于通货膨胀率。从这些方面来看,今年设定的涨幅是适度的,符合预期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将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
在调整方式方面,《通知》指出,采取定额调整、联动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统一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定额调整应当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应当体现多缴多得、长期多缴的激励机制,并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对于地区退休人员,调整水平可适当提高。
《通知》建议继续保障就地就地就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离退休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提高联动调整比例。
记者发现,所谓联动调整分为两部分:根据缴费年限联动和根据养老金水平联动。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已提出,适当提高联动调整比例。
方连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金联动调整主要与个人缴纳养老金年限有关。缴费年限越长,增幅越大,体现了多付多得、多付多得的激励原则。有利于改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
财政部此前公布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各地不得变相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
在资金来源方面,《通知》提出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驻京机构及其所属机构所需资金给予适当补贴。
地方财政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新支出安排地方调整给予一定补贴。对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所需资金按原渠道提供。
在组织实施方面,《通知》指出,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宣传解读,正确引导舆论,确保调整工作顺利推进。
《通知》同时强调,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资金安排,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允许新的欠款。未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不得自行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得变相提高养老金水平。制定养老金最低标准。《通知》还明确,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纳入省级政府养老保险工作考核。
今年一季度三项社保基金收入合计2.04万亿元。图片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额2.04万亿元,支出总额1.7万亿元,累计余额3月末7.75万亿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未来如何缓解养老金收支压力?方连全告诉记者,需要综合性的政策,比如鼓励人人参保、扩大覆盖范围;完善第三支柱,推动个人养老金规模持续增长。“还包括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延迟退休制度,可以增加缴费人数,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缴费年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稳步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平稳有序运行,截至3月底,参保人数达3324万人。截至3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超过1.65万亿元。截至去年底,全国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超过2.11万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29%。
每日经济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