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龄工资新规定什么时候执行的(退休工龄以什么为标准)
2022年即将结束,很多退休人员也开始讨论2023年养老金调整的相关话题,因为这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从目前的信号来看,养老金也有望在2023年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这也是连续第19年上涨。届时,对于2022年12月之前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人员,无论工龄15年还是30年,养老金是1000元还是5000元,都可以随时参与养老金增量。不过,我们也注意到,有网友提出,2023年养老金调整将不再与工龄挂钩。服役15年和服役40年之间将不再有区别。这是真的?
首先,我们这里所说的是与工龄挂钩的,是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挂钩的。有工作年龄但没有缴费期限的情况不包括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2023年养老金调整是否不再与工龄挂钩?从以往的实践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小,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去掉了与工龄挂钩,工龄15年和工龄40年的养老金涨幅也会有所不同,因为还有一部分与养老金水平挂钩。同等条件下,工龄40年的增幅还会更大。一些。因此,上述网友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有网友提出2023年养老金调整与工龄不挂钩?经过分析,很可能是在过去的某个地方进行过类似的调整,从而产生了误会。我们知道,在2021年养老金调整中,上海确实取消了与工龄挂钩,只与养老金水平挂钩。不过,在2022年养老金调整中,上海恢复了与工龄挂钩,即采用了工龄与养老金水平挂钩。养老金水平双挂钩的主流模式。
如果2023年养老金调整,地方政府仍会选择与工龄和养老金水平挂钩,不会取消与工龄挂钩。因为相比于取消与工龄的链接,采用双链接有两大优势:
1、符合养老金计算和支付原则。养老金计算和支付的原则是“缴的时间越长,得到的越多,缴的越多,得到的越多”。服务年限越长,领取的养老金越高。同样,在养老金调整中,工龄越长,增长优势越大。这使得养老金增幅和计算支付原则保持一致。
2、对于养老金水平较低的人群来说更加有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差距。如果取消与工龄挂钩,必然会导致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增长比例更高,养老金水平越高的人增长幅度也越大。
让我们举个例子。假设工龄15年,养老金为1000元,工龄40年,养老金为6000元。如果不再与工龄挂钩,而是简单与养老金水平挂钩,增长3%,那么一个工龄40年的人,挂钩后可增加%=180元。调整部分,工龄15年的人员,挂钩调整部分增加%=180元。调整部分增加%=30元,相差150元。
如果是与工龄和养老金水平双挂钩的,与工龄挂钩的部分每工作一年增加1.5元;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部分将增加2%。那么对于一个工龄15年的人来说,联动调整部分可以增加的养老金是151.5+%=42.5元,对于一个工龄40年的人来说,可以增加的养老金是151.5+%=42.5元。联动调整部分为401.5+%=180元,相差137.5元。
综上所述
2023年养老金大概率迎来新的增量,届时养老金调整预计将采取固定调整、联动调整和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式。联动调整仍将根据工龄和养老金水平进行。有网友提出,取消与工龄挂钩,工龄不再对养老金增长产生影响,工龄15年和40年没有区别。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相反,工作年限越长,同等条件下,不仅养老金发放的更多,而且养老金增幅也会有增长优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