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律师作用不大(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有哪些)_重复
一般来说,刑事案件分为三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公诉审判阶段。按照刑事案件的分类,刑事案件分为公诉案件、自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
公诉和审判阶段分为一审和二审。同时,律师可以在附带民事诉讼中作为受害人或者原告的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出庭。
1.聘请律师在调查过程中的作用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法定机关侦查犯罪嫌疑人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律师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的约见。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其他人。聘请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犯罪嫌疑人受到刑讯逼供或者长期羁押的,有权代理其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拘留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1、律师接受委托后,应当与侦查机关联系,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情况,并及时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
2.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了解案件情况并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有关条件、期限和适用的法律规定强制措施的程序;(二)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刑法规定及从轻处罚的咨询;(三)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侦查人员申请回避的法律规定;(四)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侦查人员关于涉嫌犯罪的问题,并且有权拒绝回答与案件无关的问题;(五)犯罪嫌疑人有权要求自己写供述,有权对侦查人员制作的讯问笔录进行核对、补充、更正、补充说明,有权承认笔录无偿的错误。犯罪嫌疑人有义务在证据上签名或者盖章;(六)犯罪嫌疑人有权获悉侦查机关作为证据的鉴定结论,并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七)犯罪嫌疑人享有辩护权;(八)犯罪嫌疑人享有的申诉、控告的权利;(九)刑法关于自首、立功的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十)关于侦查刑事案件管辖的法律规定;
3、对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律师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事实并会见犯罪嫌疑人后,认为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一))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单独附加刑的;(二)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取保候审不构成社会风险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孩子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结案,需要取保候审的审判。
4、信访控告律师根据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犯罪事实和向犯罪嫌疑人了解的案件情况,认为有理有据的,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的委托,代其向有关机关提出控告。请求更正。
2.在审查起诉阶段担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刑事案件由侦查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律师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辩护人。
1、律师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诉讼文书和技术鉴定材料。
2、辩护律师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与犯罪嫌疑人沟通。
3、律师有权调查、收集案件相关材料。
4、担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律师有权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本案的辩护、代理意见。
5、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阶段被超期羁押的,辩护律师有权请求依法释放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并要求释放犯罪嫌疑人。获准保释候审。犯罪嫌疑人受到人身侵害或者人格侮辱的,辩护律师有权代表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诉。
六、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不服请求、上诉的,辩护律师收到决定书后,可以代表被不起诉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上诉。
七、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被害人不服的,律师可以在被害人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代为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上诉。上诉被驳回后,当事人可以代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不起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担任一审公诉案件的辩护人。检察院向人民法院起诉后,律师可以接受被告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
1、律师接受委托后,将对案件是否属于受案法院管辖进行审查。发现法院管辖不当的,有权向法院提出撤案或者移送案件的书面请求。
2.律师有权到人民法院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律师审查案件材料,发现缺少检察机关依法必须移送的材料的,有权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检察机关补充移送。
3、律师有权会见被告人,听取被告人的陈述和辩解,核实案情和证据材料,了解被告人是否被超期羁押、合法权益是否受到损害。向被告人介绍法庭审理情况,告知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义务以及庭审中应注意的事项。
4.在审理阶段,律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和材料。
5、律师依法出庭,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6、一审判决后,律师有权获得判决书。上诉期间,律师可以会见被告人,听取其对判决内容和是否上诉的意见,并提供法律帮助。
4、担任二审公诉案件辩护人
1、辩护律师接受委托后,根据被告人的请求,可以协助或者代写上诉状。
2、二审辩护律师可以查阅案卷、会见被告人、调查取证(同审)。
3、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辩护意见,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5、审判阶段担任被害人诉讼代理人
1.律师可以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已故被害人近亲属、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
2、律师接受委托后,应当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其他法律帮助。
3、律师应当在开庭审理前询问人民法院是否公开审理案件。案件涉及受害人隐私的,受害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
4、律师告知被害人有权向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检察官、鉴定人员申请回避,并协助被害人行使该权利。
5、庭审期间,律师应当指导、代理委托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
六、庭审期间,律师、检察官相互配合,依法履行公诉职责,并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辩论。代理意见与检方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在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独立发表代理意见。
七、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律师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协助或者代理委托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6、担任自诉案件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一)律师担任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可以接受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
1.律师帮助自诉人分析案情,识别被告人和管辖法院,调查了解相关事实和证据,撰写刑事起诉书。
2、如果自诉人也要求民事赔偿,律师可以协助其准备附带民事指控的刑事起诉书,说明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具体赔偿要求和计算依据。
3、人民法院决定不予立案的,律师可以代表自诉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4、律师应当依法出席法庭审理,帮助自诉人行使申诉权利。
(二)担任自诉案件被告人辩护人的律师,可以接受自诉案件被告人的委托,担任辩护人。具体功能与3、4相同。
七、担任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律师,可以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自诉案件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一审、二审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代理人诉讼程序。律师可以接受附带民事诉讼被告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一审、二审诉讼代理人。
来源:中国律师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