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劳动仲裁程序规定(工伤赔偿劳动仲裁程序流程)_重复
劳动者被认定为工伤后,必须主动向用人单位索取工伤赔偿。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工伤赔偿请求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具体来说,工伤赔偿索赔的仲裁程序是怎样的?
1.工伤索赔的仲裁程序是怎样的?
虽然劳动者最终被认定为工伤,但如果用人单位不主动缴纳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必须在收到工伤认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后,应当在四十五日内审理终结,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此案随后进入工伤赔偿诉讼程序。
2.工伤索赔的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1、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的,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如果适用普通程序,试用期为6个月。
2、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
二审法院的结果可能是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或直接改判,也可能发回一审法院再审。如果对再审后的判决不满意,可以再次上诉(此时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之间又会产生争议)。程序中的小循环)。
二审判决的结果可能是支持或部分支持员工的诉讼请求,也可能是驳回员工的诉讼请求。如果二审法院驳回员工的诉讼请求,员工的工伤赔偿程序结束。
我们假设二审法院的最终结果是员工胜诉,支持员工要求公司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请求。随后案件将进入执行程序。
单位不主动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劳动者必须在2年内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期限和能否执行,取决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一般来说,如果法院执行顺利的话,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就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3.工伤索赔的证据有哪些要求?
工伤理赔中的“证据”是指确定工伤保险待遇具体项目时需要提交的相应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结论、检验等。实践中,在确定工伤保险待遇时,应针对不同的赔偿项目提交不同的证据。
例如,工人因工受伤需要报销医疗费用,包括挂号费、诊疗费、住院费、药品费等,不同项目应提交相应的证据,以便开具个人病历、诊断证明并由医院承担医疗费用。费用及住院费用发票等;受伤员工要求报销交通费、住宿费的,必须提供相关发票或收据。简而言之,工人因工受伤应提供哪些证据?必须与上一篇讨论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结合起来。只有提供赔偿项目相应的文件才能获得赔偿。
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应注意索赔、维权。申请工伤认定后,劳动者可以根据工伤认定结果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申请劳动仲裁时,应注意准备相关证据和材料,否则将面临败诉的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