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基本工资2023最新标准是多少钱一个月(深圳基本工资2023最新标准是多少呢)
新年伊始,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有所提高。河北将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2200元、2000元、1800元三档,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贵州自今年2月起将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1890元、1760元、1660元三档。将于本月1日起实施。与此前实施的标准相比,两地各项标准均提高了90-300元,这意味着部分工人的工资权益也将相应提高。
目前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如何调整?它将如何影响企业和工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的截至今年1月1日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本报记者进行了回顾采访。
全国水平如何?
——13个省份一线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以上,近一半省份一线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在20元以上。
随着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部分低收入劳动者将出现工资调整。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依法。
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达到2590元;深圳和北京也在2300元以上,分别为2360元和2320元。此外,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等11个省份一线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达到或超过2000元。这些省份包括四个直辖市、大部分东部省份和少数中西部省份。
从第三、第四个月最低工资标准来看,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1500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最低工资标准包括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前者适用于全职就业工人,后者适用于兼职就业工人。
广东省此前在关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相关解释中表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主要考虑个人需要承担的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月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应适当考虑兼职人员与全职人员在工作稳定性、工作条件、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的差异。
在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方面,北京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5.3元,为全国最高,其次是上海,为23元。天津、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东、重庆、四川等地首批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达到或超过20元。
“工资是大多数劳动者的主要生活来源,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主要是为了保证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能够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立品表示。
标准如何调整?
——2021年至今,绝大多数省份已完成一轮调整;原则上每2-3年调整一次,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月三级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2200元、2000元、1800元,小时三级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22元、20元、18元”……”去年11月底,河北省发布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记者了解到,河北上一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在2019年,当时制定的4个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是1900元、1790元、1680元、1580元。相应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9元和18元。元、17元、16元。可以发现,本次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不仅将最高涨幅提高到300元,而且将第四级改为第三级。
最低工资标准如何调整?依据是什么?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月最低工资标准参照当地职工及其家属最低生活费、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情况确定和调整,职工平均工资,与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有关。201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出通知,要求今后最低工资标准至少每两至三年调整一次。
各地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以来,大部分省份已完成一轮最低工资标准调整。2021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宁夏、甘肃、山西、辽宁等三分之二以上省份将作出调整;去年,福建、河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等省份做出调整;今年到目前为止,河北、贵州等地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调整方案。
具体操作中,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例如,四川省去年4月1日实施新的最低工资标准,首月最低工资标准首次突破2000元。这是四川省自1995年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以来第17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安徽省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实施以来,已先后14次发布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节奏和绝对水平存在差异,但稳定增长仍是趋势。多位专家表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提高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现实需要,对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会带来什么影响?
——将对低收入人群工资起到直接拉动作用;这将使工人普遍受益
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哪些人?
公开资料显示,一个省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这意味着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将对用人单位和部分劳动者产生直接影响。
从用人单位来看,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是硬性要求。而且,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特殊工作环境和条件下的津贴以及劳动福利待遇。
从劳动者来看,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将直接影响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水平。据了解,排除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等因素后,部分劳动者领取的工资为基本工资,实际执行的是最低工资标准。
但企业劳动力成本和工人收入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呢?最低工资如何影响就业市场?多省份将开展最低工资标准考核工作。
去年6月至7月,辽宁省通过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式进行了本次评估。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市场、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对职工生活保障的作用,对一线职工工资收入的影响,与地方经济的关系开发和价格都在评估中。范围。“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形势”、“稳定适度”、“动态提高”是多地和有关专家提到的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关键词。
此外,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与其挂钩的部分福利水平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例如,许多地区规定失业保险金为最低工资的90%,用人单位支付职工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80%。劳动者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社保缴纳基数等方面也将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发生相应变化。
“一些社会保障福利和权利是基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当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时,社会保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这对劳动者来说是普遍受益的。”张立品说。(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李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