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八级伤残能赔多少钱啊(工伤鉴定八级伤残能赔多少钱一天)
肖某是一名设备安装工,2021年底加入一家建筑公司。2022年1月,肖某在施工项目中意外受伤。他的腰椎四处骨折。治疗费用约10万元。经过医院半年的治疗,肖某于2022年7月到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了伤残等级鉴定,鉴定报告评定为工伤八级。此后,肖某多次要求某建筑公司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共计80万元。双方多次谈判均未果。
调解员及时介入,为工人提供法律援助,成功解决了纠纷。
不同意见充满矛盾
肖先生说,他是一名农民工,刚上班没几天就意外受伤。公司应该对他负责。所有治疗费用均已开具发票。赔偿金额也是考虑到后续治疗费用和家庭开支后提出的。这是合理的。企业应当按照相应标准支付工伤补偿金。调解员劝说肖某理性、依法维权,不要采取冲动、极端的手段。安抚肖某的情绪后,调解员仔细核实了肖某提供的材料,并与某建筑公司负责人周某进行了沟通。
周某表示,并不是公司不愿意承担肖某的赔偿费用,而是对方提出的赔偿金额太高。肖某受伤住院期间,公司提供了部分赔偿,并垫付了6.5万元医疗费。它已经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但肖并不满足。而且,肖某受伤与工作中操作不当有关,并不完全是公司的责任。肖刚进公司就遭遇了意外。公司为此支付巨额赔偿是无法接受的。
双方对赔偿数额意见不一,难以达成一致。为了防止冲突进一步激化,调解员不得不先暂停调解。
调解员再次联系了建筑公司。与前一天相比,公司负责人周某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调解员首先与建筑公司沟通,确认该公司愿意承担赔偿责任,然后进行法律解释。
根据《建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建筑业企业应当为职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公司应当为每位员工购买保险。虽然公司声称是因为肖刚加入公司时发生了意外,公司没有为肖购买相关保险,但这并不能成为逃避法律责任的理由。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因工受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缴纳。缴纳费用。因肖某未参加社会工伤保险统筹,公司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承担肖某的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因工致残的职工可以享受伤残福利。工伤待遇的支付范围不仅限于治疗期间的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补贴等,还包括因工致残的伤残补助金。裁员期间的工资福利,或者医疗补贴、伤残就业补贴等,公司不能只承担肖某的医疗费用。
经过调解员的耐心劝说,周某表示愿意与肖某就赔偿金额再次进行协商。
耐心解释法律解决纠纷
随后,调解员组织肖某和公司周领导再次进行调解。调解员向周某解释了相关规定。公司没有对工人进行系统培训,导致肖某因操作不当受伤。他希望公司能够及时支付相关费用。
随后的冲突集中在工人赔偿金的数额上。调解员向周先生解释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号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并被认定为七级至十级残疾的,可享受以下福利:(一)因工致残的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标准为:七级伤残13个月个人工资,八级伤残11个月个人工资,八级伤残9个月个人工资。九级伤残,是9个月的个人工资;十级伤残是7个月的个人工资;(二)劳动、雇佣合同期满或者终止,或者劳动者本人提出解除劳动、雇佣合同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费,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费。公司将支付一次性伤残金。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肖某的月薪为元。结合《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和上海上一年职工平均月工资标准计算,肖某的一次性伤残补助费和其他工伤赔偿金共计约6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周某表示同意,但希望肖某考虑公司的困难,做出适当的让步。
另一方面,调解员对肖某做了思想工作,指出事件发生时公司没有逃避责任,及时将其送往医院,并承担了支付医疗费的责任。考虑到公司目前业绩不佳,希望肖某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让步。
肖某听后,当场表示同意适当减少赔偿金额。
经过调解员反复耐心劝说,双方均做出相应让步,最终达成共识,签署了调解协议。
记者|金庸
来源:上海法治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