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工伤事故赔偿标准(2020工伤事故国家赔偿标准)_重复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及最新统计数据,仅供实际参考。
1.1-10年级一次性伤残补助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号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工伤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工伤保险费。伤残补贴。黄金,标准如下:
个人工资:指工伤职工因工受伤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内支付的平均月工资。如果我的工资高于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300%,则按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如果我的工资低于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的60%,则按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下同)。
2、1-6年级伤残津贴(按月享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号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并被认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的,按月发放伤残津贴如下:
注1)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2)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在安排工作有困难时支付。实际领取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补足差额。
3、5-10年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伤残就业补助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
以上两个金标准是根据伤残等级确定的。《工伤保险条例》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制定。一般是根据个人工资的一定倍数来计算的。可以到各省的工伤保险条例或工伤保险办法中查询。
因工死亡给付标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显示,从居民收入看,202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这一统计数据对工伤工人的一次性死亡抚恤金有直接影响。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公死亡的,其近亲属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费、扶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伤死亡抚恤金。按照下列规定。
说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缴纳费用。
因此,如果雇员因公死亡,其近亲可以领取三项福利:丧葬补助金、受扶养亲属养老金和一次性因工死亡补助金。三项收费标准如下:
1、一次性工亡给付:标准为上一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该标准每年都会变化。
公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因此,2023年一次性工亡给付标准为元20=元。由于全国统一实行《工伤保险条例》,2023年一次性工亡给付全国统一标准为元,比上年的元增加元。该标准不分地区,全国统一。
2、丧葬补助费:丧葬补助费为协调区职工上一年度6个月的平均月工资。这个标准每年也有变化,每个地区的标准也不同。
公式:当地社会平均工资6;
3、扶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职工生前死亡而无法工作的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月30%,老人或孤儿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每月加收10%。每位受扶养亲属核定的抚恤金总额不得高于因公死亡职工的工资;
公式:配偶:死者工资40%(按月支付);其他亲属:死者工资30%(每人每月);独居老人或孤儿: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加收10%;初次考核时上述养老金总额应职工月工资(按月计算)。
笔记:
1、以上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及最新统计数据。
2、供养亲属是指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孙子女、孙子女、兄弟姐妹。
三、申请领取扶养亲属抚恤金,还须符合第《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条规定的条件。
来源:一路观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