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偷税漏税补齐就不用坐牢吗(偷税漏税补齐就不用坐牢吗财务负责人)
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书后,您缴纳应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并受到行政处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因逃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五年内被税务机关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除外。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书后,已缴纳应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受到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负责任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201条【逃税罪】纳税人以欺骗、隐瞒等手段,谎报、漏报税款,逃税数额较大,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款;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用前款所列方式,对已代扣、代收的税款不缴、少缴,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多次而未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2.“偷税漏税多少”构成犯罪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号有关规定,纳税人从事偷税漏税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逃税金额超过1万元,且逃税金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款总额10%以上;
2、金额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已受到两次以上偷税行为行政处罚,并再次偷税的。
3.如何避免逃税?
一、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意识
凡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均按照规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和收入。一是加强税法教育,将税法纳入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对全体公民进行学习教育,而且使之成为企事业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条件之一;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展广泛宣传,使税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众所周知,每个公民都认识到了纳税对社会和自身的重要性,增强了全民族纳税意识,逐步树立了依法纳税为光荣、为耻的社会新风气。打击偷税漏税,培养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
2.完善税收制度,堵住逃税源头。
税收制度的缺陷成为逃税的罪魁祸首。遏制偷税漏税,必须从源头上抓改革。由于税收制度过于复杂繁琐,降低了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增加了征管难度和成本,造成征管薄弱。因此,税法的制定应当细致、适度,既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该详细的就详细,该简化的就简化。让纳税人看得清、算得清楚。同时,要加快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改革。
三、加强征收行为管理
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增加纳税人偷税漏税的成本,让逃税的纳税人在博弈中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在加大打击偷税漏税力度的同时,要努力降低检查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从而抑制偷税漏税概率的上升,提高税法和税务机关的权威。
四、明确税收征管权
在所得税征管领域,税收征管权不明确,往往导致多头政府、各行其是,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税务机关与地方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相互勾结,牺牲国家利益,纵容逃税行为。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企业所得税作为中央税的性质,可以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移交给国家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从而加强征收行为的集中管理,提高税收水平。提高效率,消除行政腐败。
五、加快税收立法进程,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加快税基基本法立法进程,同时
各类所得税和流转税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堵塞税法固有漏洞。同时,要加大对税法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特别是逃税案件的处理。违反税法的人必须以各种方式受到惩罚。实施偷税漏税违法行为的,将受到严厉处罚;对于公然藐视逃税法的人,决不能手软、不能姑息,而必须严惩。此外,偷税单位如有偷税行为,对直接责任人员和单位领导人员也应当给予处分。他们不能因为服务于集体或企业的利益而逃脱或减轻法律制裁。
逃税的主要目的是追回欠国家的税款。然而,涉案各方却不断无视国家税收法律制度,情况十分严重。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和企业,你们必须知道,税收是保证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我们常说大河有水,依法纳税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法律常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