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顺序及比例(遗产继承顺序配偶和子女谁优先)
一、可以继承的财产有哪些
可以继承的财产是个人的合法财产,具体包括:
1、公民收入;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必需品;
3、公民的森林、畜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拥有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二、遗产继承人都有哪些
遗产继承人可以继承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遗产;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收养子女、继子女等。父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和受赡养的继父母。如果继承是按照遗嘱进行的,则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可以继承该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7条
继承按以下顺序继承: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一级继承人继承,二级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一级继承人,则由二级继承人继承。
三、继承遗产的方式有哪些
法律提醒,遗产继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法定继承,二是遗嘱继承。此外,还有遗留支持协议。公民死亡后,留下合法有效的遗嘱的,财产继承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进行合法继承:
1、被继承人生前未立遗嘱,或者遗嘱全部无效;
2、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继承;
3、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4、遗嘱中未处分的继承权;
5、遗嘱部分无效,无效部分涉及继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