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丧假有几天休(劳动合同丧假规定天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对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5722号建议的答复
人社监字[2019]66号
我们收到您关于出台企业全体职工婚丧假相关规定、适当调整丧假范围、延长丧假期限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我国关于婚丧假的规定,最早见于1959年原劳动部第《对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的意见》号([59]中劳新字第67号),其中规定“为了照顾我国的老年人,习惯上,无论工人或雇员是否申请婚丧假,均在三个工作日内办理;超过三个工作日的,照常支付工资;超过三个工作日的,超出部分不发工资。”1980年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第《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号([80]劳动总信第29号)进一步规定“员工本人结婚或者员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员工根据具体情况,经单位行政领导批准,可以在1日至3日内举行婚礼,职工与职工结婚时不在同一地点工作,以及职工的直系亲属异地去世,职工本人需到外地照顾的,可酌情给予丧假。丧事,员工可根据距离请假,并给予旅行假;在批准的婚丧旅行假期期间,员工工资照常支付,旅途中的所有交通和划船费用均由员工承担。由员工自行承担。”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期间依法应当支付工资。休假期间、婚丧嫁娶以及依法进行的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工资。”法律。”
目前,中国工人除了每年115天的休息日和假期外,还可以享受5-15天的带薪年假。实践中,不少员工利用当前的休息日、节假日、带薪年假等假期来筹划婚礼、照顾亲戚。
但正如你所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丧假、旅游假的落实确实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职工特别是公公婆婆带来了一定的实际困难或岳父母,在处理丧亲之痛时。您提出的出台覆盖企业全体员工的婚丧假法律规定、增加丧假天数等建议,有利于缓解处理家庭丧事的压力,对尊重传统文化、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们正在研究调整婚假、丧事假制度的意见,主要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明确。一是明确婚丧假的适用对象范围。按照法律公平原则,明确各类经营主体应当平等履行相应义务。二是明确婚丧假天数标准。统一调整婚假、丧假天数,统筹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三是明确相关法律责任。明确未依法执行规定的企业的法律责任。四是明确职工丧假直系亲属的保障范围。下一步,我们将充分考虑大家的建议,继续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制定出台意见。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9年7月24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