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每月2420元(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每月2320元)
中新经纬
2023年起,河北、安徽、贵州、青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专家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对于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提高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水平、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多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2023年以来,河北、安徽、贵州、青海等多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河北将从2023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三级分别为2200元、2000元、1800元。调整后,对应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级每小时22元,三级每小时22元。二档20元每小时,三档18元每小时。
安徽将从2023年3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新增月最低工资标准4个,分别为:2060元、1930元、1870元、1780元。非全日制劳动者四种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1元、20元、19元、18元。
贵州自2023年2月1日起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一等地区每月1890元,二等地区每月1760元,三等地区每月166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类地区:19.60元/小时;II类地区:18.30元/小时;三类地区:17.20元/小时。
青海省自2023年2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由现行1700元调整为188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5.2元调整为18元。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忠伟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最低工资调整的“小年”。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对于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提高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水平、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15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
目前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据中新经纬统计,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全国最高,达到2590元,深圳、北京分别为2360元和2320元,广东为2300元。此外,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等15个地区一级最低工资标准已达到2000元以上。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至少每两年调整一次。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参照当地职工及其家属最低生活费、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情况确定和调整。以及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比如,青海调整2023年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是,近三年来,青海最低工资标准占人均GDP的比重逐年下降。与此同时,社会平均工资实际水平持续上升,最低工资标准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明显偏颇。低的。根据2021年数据测算,现行最低工资标准已不能满足全省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水平。此外,城镇居民消费价格、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指标以及全省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指标均逐年提高。
孙忠伟表示,全国约有20个省份将于2021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部分省份还将在2022年、2023年进行调整。随着经济形势好转、社会信心提振,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步伐可加快。
资料图中新经纬摄
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报、投诉。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发生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向依法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员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